大事年表
1923年冬延伯真在青岛经邓恩铭、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东营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。
1924年9月中共寿(光)广(饶)支部建立,张玉山任书记。
1925年2月中共延集支部建立,延安吉任书记。
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建立,刘良才任书记。
1926年春节共产党员刘雨辉利用回乡探亲之际,将《共产党宣言》从济南带到刘集村,后成为刘集党支部的重要学习、宣传材料之一。
1927年8月中共广饶特支建立,刘良才任书记。
1928年12月中共广饶特支改建为广饶县委,刘英才任书记。
1932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,广饶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。
1938年1月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在广饶县成立。
1937年12月—1938年1月日军侵占利津、广饶县城。
1938年5月中共清河特委建立,霍士廉任书记。
1939年3月30日吕乙亭在“太河惨案”中牺牲。
1939年5月景晓村调任清河特委书记。
1939年5月29日日军制造“义和庄惨案”,杀害无辜群众300余人。
1940年5月清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成立,李人凤任专员。
1940年6月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九团团长王雪亭率部起义。
1941年1月中共广北县委、广北行署建立,张力群、赵子谦分别任书记、主任。
1941年初北海银行清河区分行在广北县王岗村成立。
1941年8月许世友、杨国夫、刘其人等率领山纵三旅及清河军区、行署机关进入垦区。
1941年9月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建立。
1942年5月“四边”县委书记丁亦民牺牲。
1942年6月中共垦利县委建立。
1942年10月15日八路军与日伪军血战清水泊。
1942年11月2日李竹如在沂水山区牺牲。
1943年冬广北、垦区军民粉碎日伪21天大“扫荡”。
1944年2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工作会议在广北县辛集、牛家庄一带召开,宣布渤海区正式成立。
1944年7月渤海区党政军民在广北县业基王村隆重集会,欢迎伪“灭共建国军”第八团王道部光荣反正。
1944年8月17日利津城解放,成为八路军在山东省境内攻克的第二座县城。
1944年9月下旬中共利津县委建立。
1945年春节东营地区掀起大规模参军运动,广北、利津、垦利三县共有六七千人应征入伍。
1945年8月21日东营地区全境解放。
1946年5月28日岳拙园病逝。
1947年3月中下旬国民党强行合龙黄河花园口口门,造成垦利县几十个村庄被河水淹没。
1947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教导支队在利津县正式建立。
1947年10月—1948年2月渤海区土改政党会议召开。
1949年1月利津县初步公开党支部。
1949年3月东营地区抽调420余名南下干部随军赴浙江、上海、福建、四川等地接管新解放区。